基于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思考
時間:2014-01-08
摘要:
建筑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因其施工生產的流動性、建筑產品的單件性和類型的多樣性,使施工過程的不確定性難以避免,被國家列為危險性較大的高危行業,極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企業應當將安全管理工作放到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企業要健康發展,應當從如下幾方面入手加強自身安全管理工作。
一、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大到國家、地區之間,小到社會的單個細胞——個人之間,許多根本性的差異都取決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因此,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也是由其安全文化建設情況決定的。安全文化是指對安全的理解和態度以及處理與風險相關問題的模式和規則。從企業層面上看,它指一個組織對于安全和健康的價值觀、期望、行為模式和準則。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應當著重以以下幾方面為基礎:一是要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是安全的靈魂,責任制是安全管理中最主要的制度。通過建立健全責任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構建以企業法定代表人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企業——項目部——作業班組——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鏈,嚴格責任追究制度,理順公司、項目、作業班組、作業崗位的安全管理關系,由此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專管成線、群管成網的安全管理體系,形成全員管理格局,從而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要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的制定要依據現行安全法律法規,力求做到內容齊全、針對性強,充分體現其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管理者和操作者理解與掌握。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員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要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的匱乏是安全生產工作得不到落實,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員工的安全教育在建筑企業中應該是一堂必修課,而且應該具有系統性和長期性。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加安全生產知識,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增強自我保護與保護他人的能力。安全教育培訓要針對建筑工人的特點,注重實效性、趣味性,如采用動漫視頻教學等。四是要推行標準化管理,制定適合企業特點的標準化管理辦法,使得施工現場的大門、圍墻、臨設、安全宣傳品、安全防護用品與設施形成企業獨特的風格,在保障安全的同時,進一步弘揚企業的安全文化。
二、規范安全管理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 建筑企業應當依法設置與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企業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機構——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統一領導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研究決策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建質[2008]91號《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對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工程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數量作出了明確規定,企業應當自覺遵照執行。實踐表明,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是實施安全管理的基礎,沒有職責明確、運行順暢的安全管理機構和足量具備資格條件與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員,就談不上安全工作的開展,更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三、深入開展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 隱患排查是清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建筑企業應重視安全檢查工作,按照JGJ59-2011安全檢查標準,采用日常檢查與定期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檢查應以如下內容為重點: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的辦理情況;工程安全監督備案情況;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情況;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投入與使用管理情況;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安裝、拆卸、檢測、驗收、使用與維修保養等情況;安全“三寶”的配備與使用情況;施工現場“四口”、“五臨邊”的防護質量;腳手架搭設的規范性;臨時用電的規范性;現場消防管理情況;氧氣、乙炔氣瓶等易燃易爆品的安全使用與存放管理情況;三類人員與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現場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情況;農民工學校的開辦情況;項目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情況;現場文明施工情況等。對檢查中暴露出的安全隱患,要查清源頭,制定整改方案,按“三定”原則及時組織整改,并落實好跟蹤復查工作。對易發隱患要制定預防措施,將事故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以此來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
四、切實加強勞務隊組的安全管理 勞務隊伍是建筑施工生產作業的主力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目前勞務隊伍大多存在人員來源廣、調動多、培訓少等特點,違章作業、冒險蠻干現象時有發生,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如何提高勞務隊伍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促使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是做好施工現場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企業應建立一套針對勞務分包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從加強勞務隊伍自身建設、總包的監督管理、安全生產保證金、績效考核辦法及獎罰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經濟手段、資格準入等核心利益督促勞務隊組切實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監控,夯實安全工作的基礎。
五、不斷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 執行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安全生產執行力就是企業內部貫徹安全生產目標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企業而言,沒有安全生產執行力,安全管理水平只能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只有提高執行力,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安全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因此,安全生產執行力是當前企業安全管理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如何提高安全生產執行力也成為企業安全工作中的難題。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特點,我認為要提高安全生產執行力,要從如下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利用“熱爐”法則,加大對違章違規現象的處罰力度?!盁釥t”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應當遵循的懲處原則:(1)警告性原則——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這就意味著領導者要經常對被管理者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戒其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2)必然性原則——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3)即時性原則——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這就要求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后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4)公平性原則——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天條”即規章制度,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了都要受到懲罰。建筑施工企業應基于完善管理制度上,充分利用“熱爐”法則來推動安全生產執行力。當安全生產執行不下去或者拖泥帶水時,利用“熱爐”法則,處罰相關的責任人,確保執行暢通。二是要形成激勵機制。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的結合,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在全公司范圍內給予通報表揚,鼓勵其繼續為安全生產工作而努力。同時,讓其他人員看到積極參與安全管理工作、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堅決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可以得到獎勵,激勵其他人員向優秀者學習。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安全生產執行力的提升。
六、大力倡導創新理念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動力,安全工作同樣需要倡導創新理念。要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創新,企業可從如下方面進行嘗試:首先,要加快從傳統安全管理向現代安全管理模式轉變的步伐。當前,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傳統安全管理的模式上,這是一種事后處理的模式,往往是要從既往發生過的事故中吸取教訓,達到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目的。我們應當變這種被動的管理模式為更加積極主動的事先預測控制,逐步形成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其次是在如今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定量安全分析的技術,來提高我們安全決策的科學性。第三是安全工作也要加強信息化建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流方便快捷的優點,使我們的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條件成熟時,可以引入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控。第四是要關注建筑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及時引入先進、安全的生產工藝、設備、設施,加大對落后、危險性較大的工藝、設備、設施的淘汰力度,力求達到本質安全。 以上是通過工作實踐與專研對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所做的一些思考??傊?,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員參與、事先預防、全程控制,做到安全意識到位、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監管到位,才能夠有效避免或者減少事故的發生。
江西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生產部:魏部長
建筑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因其施工生產的流動性、建筑產品的單件性和類型的多樣性,使施工過程的不確定性難以避免,被國家列為危險性較大的高危行業,極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企業應當將安全管理工作放到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企業要健康發展,應當從如下幾方面入手加強自身安全管理工作。
一、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大到國家、地區之間,小到社會的單個細胞——個人之間,許多根本性的差異都取決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因此,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也是由其安全文化建設情況決定的。安全文化是指對安全的理解和態度以及處理與風險相關問題的模式和規則。從企業層面上看,它指一個組織對于安全和健康的價值觀、期望、行為模式和準則。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應當著重以以下幾方面為基礎:一是要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是安全的靈魂,責任制是安全管理中最主要的制度。通過建立健全責任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構建以企業法定代表人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企業——項目部——作業班組——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鏈,嚴格責任追究制度,理順公司、項目、作業班組、作業崗位的安全管理關系,由此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專管成線、群管成網的安全管理體系,形成全員管理格局,從而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要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的制定要依據現行安全法律法規,力求做到內容齊全、針對性強,充分體現其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管理者和操作者理解與掌握。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員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要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的匱乏是安全生產工作得不到落實,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員工的安全教育在建筑企業中應該是一堂必修課,而且應該具有系統性和長期性。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加安全生產知識,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增強自我保護與保護他人的能力。安全教育培訓要針對建筑工人的特點,注重實效性、趣味性,如采用動漫視頻教學等。四是要推行標準化管理,制定適合企業特點的標準化管理辦法,使得施工現場的大門、圍墻、臨設、安全宣傳品、安全防護用品與設施形成企業獨特的風格,在保障安全的同時,進一步弘揚企業的安全文化。
二、規范安全管理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 建筑企業應當依法設置與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企業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機構——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統一領導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研究決策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建質[2008]91號《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對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工程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數量作出了明確規定,企業應當自覺遵照執行。實踐表明,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是實施安全管理的基礎,沒有職責明確、運行順暢的安全管理機構和足量具備資格條件與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員,就談不上安全工作的開展,更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三、深入開展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 隱患排查是清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建筑企業應重視安全檢查工作,按照JGJ59-2011安全檢查標準,采用日常檢查與定期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檢查應以如下內容為重點:建筑工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的辦理情況;工程安全監督備案情況;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情況;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投入與使用管理情況;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安裝、拆卸、檢測、驗收、使用與維修保養等情況;安全“三寶”的配備與使用情況;施工現場“四口”、“五臨邊”的防護質量;腳手架搭設的規范性;臨時用電的規范性;現場消防管理情況;氧氣、乙炔氣瓶等易燃易爆品的安全使用與存放管理情況;三類人員與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現場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情況;農民工學校的開辦情況;項目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情況;現場文明施工情況等。對檢查中暴露出的安全隱患,要查清源頭,制定整改方案,按“三定”原則及時組織整改,并落實好跟蹤復查工作。對易發隱患要制定預防措施,將事故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以此來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
四、切實加強勞務隊組的安全管理 勞務隊伍是建筑施工生產作業的主力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目前勞務隊伍大多存在人員來源廣、調動多、培訓少等特點,違章作業、冒險蠻干現象時有發生,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如何提高勞務隊伍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促使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是做好施工現場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企業應建立一套針對勞務分包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從加強勞務隊伍自身建設、總包的監督管理、安全生產保證金、績效考核辦法及獎罰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經濟手段、資格準入等核心利益督促勞務隊組切實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監控,夯實安全工作的基礎。
五、不斷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 執行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安全生產執行力就是企業內部貫徹安全生產目標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企業而言,沒有安全生產執行力,安全管理水平只能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只有提高執行力,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安全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因此,安全生產執行力是當前企業安全管理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如何提高安全生產執行力也成為企業安全工作中的難題。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特點,我認為要提高安全生產執行力,要從如下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利用“熱爐”法則,加大對違章違規現象的處罰力度?!盁釥t”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應當遵循的懲處原則:(1)警告性原則——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這就意味著領導者要經常對被管理者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戒其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2)必然性原則——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3)即時性原則——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這就要求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后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4)公平性原則——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天條”即規章制度,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了都要受到懲罰。建筑施工企業應基于完善管理制度上,充分利用“熱爐”法則來推動安全生產執行力。當安全生產執行不下去或者拖泥帶水時,利用“熱爐”法則,處罰相關的責任人,確保執行暢通。二是要形成激勵機制。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的結合,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在全公司范圍內給予通報表揚,鼓勵其繼續為安全生產工作而努力。同時,讓其他人員看到積極參與安全管理工作、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堅決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可以得到獎勵,激勵其他人員向優秀者學習。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安全生產執行力的提升。
六、大力倡導創新理念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動力,安全工作同樣需要倡導創新理念。要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創新,企業可從如下方面進行嘗試:首先,要加快從傳統安全管理向現代安全管理模式轉變的步伐。當前,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傳統安全管理的模式上,這是一種事后處理的模式,往往是要從既往發生過的事故中吸取教訓,達到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目的。我們應當變這種被動的管理模式為更加積極主動的事先預測控制,逐步形成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其次是在如今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定量安全分析的技術,來提高我們安全決策的科學性。第三是安全工作也要加強信息化建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流方便快捷的優點,使我們的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條件成熟時,可以引入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控。第四是要關注建筑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及時引入先進、安全的生產工藝、設備、設施,加大對落后、危險性較大的工藝、設備、設施的淘汰力度,力求達到本質安全。 以上是通過工作實踐與專研對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所做的一些思考??傊?,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員參與、事先預防、全程控制,做到安全意識到位、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監管到位,才能夠有效避免或者減少事故的發生。
江西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生產部:魏部長